本帖最后由 老英雄 于 2012-11-7 14:26 编辑 在素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美称的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镇,有这样一位社区民警:他曾是一名驰骋戈壁沙滩的军人,荣立军功无数,转业后披上警服成为一名人民警察,担任社区民警近20年,始终默默无闻,敬业奉献;他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相伴走马镇这块美丽而贫瘠的土地,风里来雨里去,日夜守候它的安宁,留下群众赞誉一片,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走马“活地图”,又被同事尊称“攻心专家”;他说话直率,办事干脆,嗓门大,一嗓子吼去,总是能让群众和当事人心服口服。他,二十载风雨铸就社区情怀,几十年履历浓缩人生风采。他,就是走马派出所社区民警李明。
走马“活地图”
在不少走马当地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心目中,李明这个名字可谓再熟悉不过:“老李”、“李公安”、“李户籍”是群众对他最多的称谓。1994年,走马派出所成立后不久,李明即调入派出所工作,并一直担任社区民警至今。
由于派出所警力有限,走马全镇11个村(社区),李明负责管辖的就有6个。而这6个行政村,大多都远离国省道,无客运,是出了名的山高谷深坡陡的落后村。算起来,李明所属辖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管理人口1万余人,为此,他常笑成称自己像个“司令官”。此外,他还负责全镇大小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面对此情此景,刚刚披上警服的李明毫不退缩,凭着军人的那股子吃苦劲,凭借自己积极乐观的心态,更凭借着对公安事业的满腔热爱,李明走村串户,进村入社,同辖区群众拉家常,帮辖区群众解决困难。一来二去,随着他的身影在辖区各村时时出现,群众逐渐对这位“李公安”、“李户籍”有了深刻印象,而李明也通过这种方式,逐步对自己所管辖的6个村,甚至走马全镇的情况有了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
经过近20年的社区工作,如今的李明,俨然是走马派出所、甚至走马镇干部中的“活地图”。走马辖区各个村组的大概位置、界限,全镇的道路、桥梁、涵洞分布及其走向,辖区的企业、场所、单位的数量和分布,辖区大中型水源地、林地、集中性墓地位置等等,甚至谁家为邻、哪家来客,他都了如指掌。如此人熟、地熟、情况熟,没有历经岁月的积淀,没有几度风雨无数春秋的实践,是断然做不到的。靠着这股子扎根社区不动摇的决心,“活地图”的李明,不仅方便了自己的工作,推动了派出所社区基础工作的效率,更把一个基层人民警察情系群众、忠诚敬业的品质活脱脱展现出来。
社区“心理专家”
或许李明不能滔滔不绝阐述“心理学”这一名词概念,但他却用自己二十年的实践,用自己亲手操作的一个又一个案例,栩栩如生地讲授“心理学”教程所有的内涵和精髓。
杨光华,走马镇玉龙村人,1997年1月因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被公安机关上网追逃。多年来,分局和派出所一直没有放弃对杨光华的追捕,但杨光华仿佛人间蒸发一般,杳无音信。凶手的残暴与受害人家属的哭诉,深深刺激着李明。虽然他当时并非玉龙村驻村民警,但强烈的正义感和人民警察的使命激励着他排除万难,攻坚克难,一定要把凶手缉拿归案。2011年,分局“捕狼行动”开始,李明被确定为分局捕狼行动组成员。尽管压力很大,但他仍然充分调动自己多年积累的资源,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摸排29名杨光华关系人,掌握重点关系人电话13个,对于杨光华活动区域及大致轨迹基本有数。最终在分局刑侦、网监等部门配合下,李明亲赴广州将作案后潜逃14年之久的杨光华成功捉获并押解回渝。
李春莉,大足人,因涉嫌非法经营和诈骗被广东省公安机关上网追逃,成为一名历年逃犯。李明在基础工作中偶然获悉李春莉虽住在重庆铜梁县,但有关系人在走马镇辖区。于是他立即登门,通过当事人了解到李春莉的最新信息,又数次联系李春莉本人,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让李春莉明白自己违法犯罪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及公安机关鲜明态度。之后不久,李春莉主动到走马派出所投案自首,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
走马镇梓桐村人何石彬、石耀刚,灯塔村人杨兵,石桥村人刘杨等,先后因盗窃和容留他人吸毒被公安机关网上追逃。李明多次深入他们家中,向其亲属说明厉害关系,甚至多次同在逃人员通电话。在此过程中,尽管吃过多次“闭门羹”,尽管遭遇不少冷硬的“不知道”,甚至被在逃人员辱骂,但他不仅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信心。“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逃人员们最终无一例外地在李明的“攻心计”上败下阵来,先后主动到走马派出所投案自首。此外,他还积极配合分局有关部门,在江津双福捉获因交通肇事被广东省公安机关上网追逃的犯罪嫌疑人杨勇。
贴心“李公安”
作为一名乡镇派出所民警,李明每个月工资收入有限,但他没有忘记农村那些困难群众,没有疏远那些面临困难需要帮助的人,他常说,我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年,这里的每个人虽不是我的亲人,但,胜似亲人。为这里的人奉献青春,燃烧生命,不仅是我的义务,更是我的责任。
走马镇大石村村民何官福,自2011年来多次因家庭困难借机闹事,数次酒后拨打110报警电话发泄私愤,还曾因酒后拨打110电话扬言烧山被行政拘留过。就是这样一个被外人称为“烂酒罐”的人,李明却从未嫌弃过,也不曾让这样一个“问题人员”影响镇政府和派出所正常工作。他深入何官福家中了解考察具体情况,充分掌握他目前生活中的现实需求。何官福体弱多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和卧病在床的年迈母亲相依为命。长期住危房,微薄收入不仅难以糊口,更无法承受高额医疗费用。他不仅积极联系协调政府相关部门,为其修缮了住房,还为其捐助现金和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近3000元,解决了何官福的后顾之忧,自此,“烂酒罐”不喝酒,问题人变成“正常人”,村民指着何官福的鼻子笑着说:要不是人家“李公安”,你何官福别说这辈子与官气、福气无缘,恐怕一辈子要把牢底坐穿。
在走马镇,得到过李明资助的,何止何官福一家。不少困难群众都在重大节假日到来前,得到过李明送来的现金、慰问品等“大礼包”。多年来,他为辖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合计已逾万元,捐资助学2名学生,每年重阳节来临之际,他都会联系辖区单位,一起为敬老院老人们送上物质问候和精神祝福。他多次冒着危险,为辖区群众移除马蜂窝10余个。他性格乐观,为人豁达,具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多年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上百件,他的这句“听我李公安的话,不得让你们吃亏!”的口头禅,在邻里乡间流传。老百姓就是一杆秤,称得清谁真孰重,党和政府的形象,老百姓能给出最准确的评价。多年来,经他调处的纠纷,化解率达到100%。事实证明: 人民群众信任真心拥护为他们办事的警察,老百姓真情喜欢他们贴心的“李公安”。
今生定“情缘”
像李明这样连续担任社区民警近20年,在九龙坡区公安分局屈指可数。其间,李明完全有机会调离乡镇,到其它部门工作。但他无法割舍对农村基层的钟爱,无法割断对基层群众的深情,最终放弃了离开,始终如一地默默奉献在走马镇,长期行走在田间地头,活跃在百姓院坝,深入到辖区单位。用他的话说,这是今生的情缘,老天爷的安排,也是他内心最向往的生活。
无数次为了工作,他放弃了和家人团聚,放弃了周末和节假日休息;多少次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他早已忘却什么是寂寞和孤独。一方社区,令他魂牵梦挂;一群乡亲,是他的再生父母。2011年,他父母在短短一个月内先后离世,他都是在料理完后事后立即赶回单位,将内心的悲伤化为加倍工作的动力。有人说他不孝,有人说他没有感情,但上苍感知他那颗失去双亲悲凉的心,战友们熟知他对待工作那股子坚韧的劲,群众深知他为了社区平安那满腔的情。
李明嗓门大声音高,说话直率,快人快语,初次相识难免让人“望而生畏”,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性格就这样,而这种性格,在老百姓看来,就是一种率性,一种与他们传统文化习性相匹配和融洽的一种真。群众视这样的公安人员为自己人、自家人,李明在这种自家人的氛围中逐渐构筑起一道警民鱼水一家人的壁垒,任何敢于挑战法律的行为都将在这道围起的壁垒中困兽而消亡。正可谓:警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敢妄为!
李明说,自己最怕在过年过节前下村,因为那时节他去了,很多群众和单位负责人都要强力挽留他吃饭,然后聊天至深夜。他怕饭桌上那一杯杯滚烫的酒,怕听到那一句句赞美。这个时候的李明,内心会翻江倒海回忆很多往事,恨自己没有三头六臂帮扶每一个受困的家庭,每一个正在热切呼唤他的乡亲。
随着走马派出所警力的增加,特别是社区民警队伍的充实,李明管辖的村由过去的6个调整为2个。此时的李明,没有“甩包袱”的心态,而是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方法和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新警。他对新警细致“传帮带”,要求严格甚至苛刻,有时候认真到了几乎吹毛求疵的地步。他告诉新警:公安工作马虎不得,稍有不慎就会害己害人,甚至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我们把工作做的细致些,群众的麻烦就会少一些,踏实做人,认真做事,什么时候都缺不得。通过言传身教,让新警们更快融入基层,尽快适应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虽然不像刑侦破案那样轰轰烈烈,但也绝不是可有可无。只有带着真情融入基层,让自己的心沉入基层群众当中,才能在平凡岗位中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这是李明对新警的殷切希望,更是他20年来扎根社区一心为民的真实写照。
(老英雄写于2012年11月6日)
声明:
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