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游牛首山感怀
雨 农
金陵城南,去中华门廿余里,有山曰牛首,山原东西二峰,两相对峙,状如牛首,故名。大炼钢铁年代,损西峰,今几为独角兽矣,惜哉。
“春牛首,秋栖霞”,乃金陵人春秋二季出游佳处也。“秋栖霞”,可古寺进香,赏红叶。“春牛首”,赏何景?吾有幸寓居金陵,心向往之久矣,奈何冗事缠身,居廿余载竟未能一探,殊为憾事。今暮春雨后,吾随车出游,终一偿夙愿。
车渐离闹市之喧嚣,转入山中,但见道旁红花绿草,白水碧树,桃花残红已褪,油菜果实累累,唯顶部尚有黄花。农人或采茶,或翻田,辛勤劳作。车窗微启,清风扑面,空气香甜,一呼一吸间,舒畅无比,觉神清气爽,杂念顿抛于脑后。
车至大石湖,停车小憩。但见湖水碧波荡漾,清澈见底,白鹅数十,或戏水,或觅食,怡然自得,见我辈至,飘然而去。
车复绕行,山路蜿蜒,高低起伏,曲折前行,直达牛首山东峰,众人下车。临风绝顶,微风徐来,心旷神怡,飘然若仙。时晴空万里,虽无“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慨,然放眼远眺,青山绿水间,房舍井然,道路如带,人车似蚁。珍稀树种紫金牛、南京椴、白鹃梅、苦槠、及乌饭树等与杂树丛生。若眼福好,亦可觅得中华虎凤蝶之芳踪。此山高仅二百余米,其险峻壮丽与三山五岳不可同日而语,弹丸之地也。然弘觉寺乃禅宗重要支派“牛头宗”开创之地,曾与栖霞、灵谷诸寺齐名,古金陵四十八景之“牛首烟岚”也,左近有南唐二陵、郑和墓、将军山。丘陵起伏处,武穆抗金之故垒,隐于绿荫丛中,吾恍然如闻战鼓咚咚声,战马萧萧声,将士呐喊声,兵器撞击声。又如见武穆率众将士,挺枪跃马,驰骋杀敌,血染征衣。此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入弘觉寺佛堂,四间,中一间为过道,兼售门票。左一间,分为二,半空置,半类书屋,有书一架,然书放置随意,颇不整齐,落尘不可忍睹。右一间为佛龛,内供佛一,右侧卧,手托腮,面目慈祥。佛前香炉一,炉内燃香数柱,跪垫一,如此而已。穿过佛堂,迎面一白墙盒状建筑,内悬钟一口,亭耶楼耶?殊不伦类。院内无他寺常见之香炉宝鼎,弥勒金刚、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僧舍,更无僧人踪迹,唯弘觉寺塔,七级八角,尚堪称巍峨,然亦老态龙钟,满目沧桑矣。塔前开阔地一片,左侧,平房数间,房前有鸡一群正觅食,为他寺庙少见者。开阔地种麦,麦苗茁壮,麦田中新植桃树甚多,小径于麦田内曲折。想当年,梁武帝于牛首山“大起兰若千间”,此处当是庙宇连片,金碧辉煌,游人香客,善男信女,摩肩接踵,信徒跪拜,僧人诵经,钟磬声声,香烟缭绕,鼎盛一时。今则荡然无存,残垣断壁,亦无觅处,唯见乱石瓦砾,杂草丛生,虫蛇行其间。
噫!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
和风剪绿树,碧空春雨洗,
峰为炼铁毁,寺因战火弃。
夕年诵经处,今日种麦畦。
不闻钟磬声,可见觅食鸡。
未睹摩肩客,瓦砾布满地。
僧人今何在?残寺孤烟起。
佛殿无踪迹,留名弘觉寺。
荣辱兴衰事,过眼烟云里。
惟有青山在,绿水过小溪。
恍然故垒处,武穆披铁衣。
金鼓泣鬼神,萧萧战马嘶。
“还我河山”吼,犹然在耳际。
罪名“莫须有”,民心不可欺。
含恨“风波亭”,忠魂后人祭。
吾乃小百姓,虚怀报国志。
身是匆匆客,未尽抒胸臆。
呜呼!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成追忆。
二OO五年暮春
[注]此文写弘觉寺处境,看起来过于凄惨,然都是实景。
声明:
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