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警察罕见地打破沉默,在民间舆论场上聚集发声谈起……

监狱警察 2015-7-12 2927





2015-07-12 Police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邹振东(厦门大学教授)
“你可以选择沉默,但你……”这是境外电影中警察常说的一句台词,在中国大陆的舆论场,警察也往往选择沉默。

但不久前,中国警察罕见地打破沉默,在民间舆论场上聚集发声,向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发难,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这一次轮到媒体人沉默了。面对指责,白岩松并没有选择第一时间回应,他在中国传媒大学和学生交流时谈及相关话题,已经是一个星期后。

舆论的沉默,是我观察舆论特别注意的一个点。什么主体往往沉默?什么时间开始沉默?什么内容容易沉默?什么节点沉默逆转?对沉默的进一步分析,有很多发现。

生活中的强势群体,就是舆论场的弱势群体。警察们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可以强势作为,但在舆论场上却容易处处碰壁。警察在一个个舆论事件的中弹或躺枪,让他们深感舆论和媒体的可怕,不作声不会死,一作声就易死。舆论可以杀人,多么痛的领悟,让他们不敢发声,不愿发声,不能发声,不懂得发声。即便偶尔发声,也往往被淹没在舆论的巨大声浪里,人们听不到,或者不愿听。

白岩松说:每个行业要有每个行业的准则。马少华说,每个行业也有每个行业的情感期待。行业的专业标准,需要一个讲理的地方;行业的情感期待,需要一个表达的渠道。当长时间找不到讲理的地方与表达的通道,沉默的结果就是郁积。白岩松也坦承,这一次冲他而来的悲愤情绪,是警察“长期以来的委屈、压力和内心的不平”的结果。

每一个职业群体都有败类,但毕竟是极少数,警察也不例外。警察职业的特点,让他们背负更多的压力,承担更多的风险。特别是基层警员,他们像医护人员那样三班倒,他们比和平时期的军人更多地直接面对死亡,他们跟城管一样处在社会矛盾的风口浪尖。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非常多的转业军人不愿转业到公安口。职业需要警察特别忍耐,也造成他们对荣誉特别敏感,对形象特别在乎。

沉默的解决出口,一是沉默的转移,迁怒媒体,用非舆论的手段对付舆论,比如跨省追捕;一是沉默的爆发,比如这一次,所有人都可以听得出其中被长期压抑的悲愤。前者,让他们冒着另一种法律风险;后者,也不可能经常复制,这样一次集体发声的可悲之处在于,它是以战友的牺牲为代价,才让警察抢到了舆论的制高点。

长时间的沉默和主动的爆发都不正常。警察在舆论场,不能无声,也不能大声,而且不能主动发声。就像法院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拥有裁判一切权力的法院,却必须被动作为,所谓不告不理,法院不能拿着法律的武器,像超人那样主动地到处去伸张正义。法治社会,拿枪的人不能同时拿话筒,否则这个社会就会失衡;枪杆子也不宜直接控制笔杆子,否则这个世界如同丛林。生活中的强势群体,不宜在舆论中也成为强势群体,舆论是弱势群体的天然盟友,是弱势群体最后一个武器和最后一道防线。警察需要出口,弱势群体更需要出口,弱势群体一旦连舆论的出口也失去,这个社会就悲剧连着悲剧。

所以,要创造让警察日常发声的正常渠道,不要站队式地攻击,妖魔化地批评。让警察有辩论的机会和解释的权利,舆论场不要用啸叫来掩盖他们的声音。警察也要学会在公共舆论场发声,争取理解,赢得认同。无论如何,不能回避。像舆论十分关注的案件,事涉警察的形象,要让警察说话,如果做错了,就承认;如果没有做错,就要还他们清白。特别是警察的上级部门,下级有事,如果有错,请及时纠正,并勇担领导责任;如果下级没错,请给他们撑腰,不要让他们在舆论的风暴里独自飘摇。
微博:@警界那些事 您的点赞是我们的动力

最新回复 (3)
全部楼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