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0, 2, left]当地时间7月5日上午,日本海彼得大帝湾轻雾笼罩,海浪轻漾。在俄太平洋舰队940号导弹快艇的引领下,参加“海上联合-2013”中俄海上联合演习的中方舰艇编队驶入俄太平洋舰队母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11时整,沈阳舰帆缆兵陈钰博准确地将缆绳抛向在码头等候多时的俄罗斯水兵,稳稳地艉靠于金角湾33号码头。[/p]
[p=30, 2, left]这是中国海军舰艇第七次系缆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中国海军官兵又一次近距离打量这支神秘的海上力量——俄罗斯太平洋舰队。[/p]
[p=30, 2, left]1、光荣与梦想的红色记忆[/p]
[p=30, 2, left]沈阳舰的泊位左侧,就是大名鼎鼎的俄太平洋舰队旗舰——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而在它的正后侧不远处的一栋白色建筑,正是俄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p]
[p=30, 2, left]瓦良格舰是整个太平洋舰队的核心,就像符拉迪沃斯托克之于俄海军太平洋舰队一样重要。俄太平洋舰队前身是俄罗斯1731年建立的鄂霍次克区舰队。历史上,这个小舰队并没有给俄罗斯人留下多少太好的印象。相反,在日俄战争、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留下的更多是难以磨灭的记忆伤痛。[/p]
[p=30, 2, left]1917年十月革命后,日本干涉军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登陆,对全城进行彻底的“三光”措施,除掠走俄国所有军舰和炮台外,还把一些不能抢走的舰艇上的炮栓和主机零件丢进冰冷的大海,把符拉迪沃斯托克彻底变成了“不设防城市”。[/p]
[p=30, 2, left]进入符拉迪沃斯托克港[/p]
[p=30, 2, left]苏联红军在收复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后重新开始苦心经营。到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时,斯大林严令要塞恢复进程加快,苏军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俄罗斯岛、波波夫岛、瑟索夫半岛以及美洲湾等海岸线上增装远程海岸火炮,修筑永久性混凝土工事,其工程之大、碉堡之坚固,被赞为“远东的马其诺防线”。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第981炮兵营,这里装备的6门305毫米口径火炮是当时苏联兵工厂所能制造的威力最大的火炮,有意思的是,这些火炮原本是为苏联海军的“伏龙芝”号战列舰制造的,因该舰锅炉爆炸而报废,火炮只好拆下来送到这里。[/p]
[p=30, 2, left]1932年,苏联政府正式组建太平洋舰队,越来越多的水面舰艇、潜艇和海军航空兵飞机编入战斗序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舰队曾参加莫斯科、列宁格勒和伏尔加河保卫战,在夺取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高加索和北极地区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二战末期,太平洋舰队参加了对日作战,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二战结束时,太平洋舰队的实力已经位于前苏联海军四大舰队的第二位。[/p]
[p=30, 2, left]在交织着光荣与梦想的记忆中,太平洋舰队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它共有各型舰艇180余艘,飞机80余架,各类人员近3万人,是俄罗斯海军一支重要的海上力量。[/p]
[p=30, 2, left]2、魅力让人一刻都难以离开[/p]
[p=30, 2, left]300年历史的俄罗斯海军,曾为国家开疆拓土,拓展大面积能源基地,盛极一时。苏联解体后,各大舰队或被瓜分,或失去港口基地,北约东扩又挤压了俄海军传统的大西洋势力范围;俄罗斯的海军实力急剧缩水,舰船大批退役;俄罗斯继承的舰船制造和维修能力比前苏联萎缩40%。[/p]
[p=30, 2, left]由于太平洋舰队位于远东,这里的一切得以完整地留存。苏联解体后,太平洋舰队没有遭到类似波罗的海、黑海舰队被瓜分的厄运,而是被俄罗斯合法地全部继承,并成为俄海军组建和发展的基础。[/p]
[p=30, 2, left]现在,太平洋舰队的辖区多东北到西南长达5000公时,包括滨海边疆区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穆尔州、勘察加州、马加丹州和萨哈林州,濒临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p]
[p=30, 2, left]符拉迪沃斯托克港(Vladivostok)位于俄罗斯东海沿海彼得大帝(PETRA VELIKOGO)湾北侧的阿穆尔(AMUR)湾与乌苏里(USSURI)湾之间,东临日本海与日本相望,西与中国和朝鲜为邻,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大港之一,又与纳霍德卡(NAKHODKA)港同是第一条西伯利亚大陆桥的东桥头堡。[/p]
[p=30, 2, left]如今,俄罗斯第二大舰队——太平洋舰队的全部大型水面舰艇都停泊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从去年完工的斜拉大桥上远眺,太平洋舰队的水面舰队码头一览无余:艉靠在一起的一排排舰艇整齐地列队,就像听令出征的一群战士。[/p]
[p=30, 2, left]远处,繁忙的港市与胜利广场遥相响应,在以彼得大帝湾为背景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风景画。难怪一名俄海军将领评价说:“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魅力让我一刻都难以离开。”[/p][p=30, 2, left]3、一股抵挡不住的英雄气[/p]
[p=30, 2, left]在拉迪沃斯托克停泊的几天,俄方为中方官兵安排了丰富的活动,其中双方舰艇的相互参观,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p]
[p=30, 2, left]7月6日,我们登上了太平洋舰队的旗舰——瓦良格号。这是俄“光荣”级导弹巡洋舰的第三艘,被俄罗斯人誉为“最后的红色堡垒”。这艘舰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它曾三次到访过中国。而从后舷梯登上610英尺长、排水量为1万吨的“光荣”级战舰,穿过那狭窄的“一线天”似的通道,“不由想起关于苏联海军生活的种种传说。”[/p]
[p=30, 2, left]的确,荣誉在这里倍加珍视。在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停泊的几天中,给中国官兵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俄罗斯军队非常重视历史、荣誉,物品、资料保存完好,处处营造得仿佛战争博物馆一般。[/p]
[p=30, 2, left]在“太平洋舰队的战斗荣誉纪念碑”广场上,矗立着一艘真实的退役潜艇,它就是曾荣获红旗勋章和近卫军称号的“C—56”号潜艇。该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击沉9艘、击伤4艘敌战斗舰艇和运输船,敌人先后向它投放了3000多枚深水炸弹,德国最高指挥部先后18次宣布它被击沉,然而它一直顽强地战斗在北极圈以内海域,战后还参加了首批潜艇环球远航。而今它已成为俄太平洋舰队历史博物馆分馆,置身其中仿佛亲临硝烟弥漫的战场,强烈地感受到俄罗斯海军的辉煌与荣耀。[/p]
[p=30, 2, left]太平洋军事学院更像一座巨大的战争纪念馆。每间教室、实验室,走廊和过道,四周墙壁都琳琅满目地陈列着各种油画、图片、证书、奖状、奖章和奖杯,荣誉室、将军墙和光荣榜随处可见,给学员以非常直观的教育。[/p]
[p=30, 2, left]在通过它的一处门厅时,我们被地面上的一个球形图案吸引。按照俄方规定,只有参加过环球航行的人,才能从中间穿越,其余人就只能从边上绕道而过。有意思的是,参加演习磋商的演习指挥部中方指挥员、北海舰队副参谋长王凌参加了2002年中国海军的首次环球航行,被盛情地邀请从中间通过。[/p]
[p=30, 2, left]荣誉无处不在。我们参观瓦良格号时发现,在舰上生活的官兵每个人都以能在“瓦良格”号上工作为荣。俄军官兵的胸前部都佩戴着—枚“以瓦良格为荣”的徽章。在给中方官兵的介绍图上,标明的也是“光荣的瓦良格号简介”。[/p]
[p=30, 2, left]俄方解说员吉米介绍说,新兵上舰后,他们会为官兵介绍“瓦良格”的历史和它的辉煌。“要让官兵知道能在这个舰上是很荣耀的。”[/p]
[p=30, 2, left]4、重返大洋的改革进行时[/p]
[p=30, 2, left]事实上,现在的“瓦良格”号今非昔比。2008年5月,经历近一年大修后归队的“瓦良格”号,在太平洋展开了一系列实弹演习。当时俄新社报道说,该舰进行了一系列针对地面、海上和空中目标的火炮实弹射击以及舰载对空导弹系统对空中目标实施打击。[/p]
[p=30, 2, left]2009年4月,参加完中国海军60年阅兵,“瓦良格”号抵达日本对马岛附近海域,对日俄战争的殉难船员进行祭奠。2009年11月,“瓦良格”号随总统梅德韦杰夫访问新加坡;2010年6月,再随梅德韦杰夫访美。“瓦良格”号抵达旧金山港口,并对公众开放参观。美联社报道说,这是1863年美国南北战争以来,第一艘到访美国的俄国军舰。[/p]
[p=30, 2, left]“瓦良格”号多次参加双边或多边联合军演,合作对象包括印度海军、日本自卫队、美国海军。2012年4月,它又一次赴中国青岛,参加了中俄“海上联合-2012”海上联合军事演习。此次,它仍将作为俄方旗舰参加中俄“海上联合-2013”演习。[/p]
[p=30, 2, left]在外部海域活动次数的上升、出访他国港口的频度在增加,“瓦良格”号给外界传递的信号是,俄军的改革正在强力推进,俄罗斯海军正在“走出低谷”,其“近海防御、远洋存在”的海军发展战略变得越来越清晰。[/p]
[p=30, 2, left]根据俄军改革计划,俄海军舰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改变。2010年末,俄四大舰队开始分别转隶至新组建的四大军区。太平洋舰队预计在今年转隶于俄东部军区。未来俄海军发展将摈弃冷战思维,职能向守卫海疆、保护能源及海上贸易交通线转换。近年来,俄海军为了保持在“世界大洋存在”,数度派出舰艇编队赴印度执行远航任务,而太平洋舰队无疑成了绝对的主角。[/p]
[p=30, 2, left]尽管俄太平洋舰队现役的主战船舱仍以20世纪80、90年代服役为主,我们在参观时也没有发现2000年以后入列的舰艇。但是同俄军官兵的交谈中,能感觉到他们对舰队的未来充满信心。有国外媒体分析,太平洋舰队虽然目前接收的新型战舰有限,但在俄海军未来列装计划中,它接装的大型水面船只最多,并将接收占俄海军总量一半的核动力潜艇。届时,太平洋舰队或许成为俄海军实力最强的舰队。[/p]
声明:
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