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静流 于 2013-1-24 20:12 编辑 [提要] 年轻建筑师名叫乔治・威尔逊(G. L. Wilson), 当年只有32岁,为远东地区大名鼎鼎的公和洋行(Palmer &Turner)工作。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在《上海百年建筑史》中写道,公和洋行的作品几乎成了上世纪整个二三十年代上海建筑的缩影。
――外滩建筑之三“外滩3号”
乔争月
1912年一位年轻建筑师受公司委托,千里迢迢从香港赴上海开拓市场。实力不俗的他运气也好,第一个项目就一炮打响。公司由此打开局面,连续赢得一个个重要项目,成为当时上海滩最叱咤风云的建筑事务所。外滩现存的23幢临江历史建筑中有9幢是他们的作品。
年轻建筑师名叫乔治・威尔逊(G. L. Wilson), 当年只有32岁,为远东地区大名鼎鼎的公和洋行(Palmer &Turner)工作。而为公和洋行在上海赚到第一桶金的项目就是外滩4号联保大楼,2001年开始改造后被叫作“外滩三号”。
大楼1916年落成时被英文《远东时报》称为最值得关注的建筑设计进步之一。这幢体量巨大的六层建筑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钢框骨架,风格为自由复兴式,垂直的线条勾勒出骨架结构。
“建筑的线条十分美丽,结构也优雅到了极致。对于公和洋行的建筑师来说,实在是一座值得纪念的丰碑。”报道如此称赞。
“外滩三号”是外滩近年第一座全面商业改造的建筑,但由于对历史旧貌改动较大,也引起不小的争议。2004年重新开张后成为时尚地标,设有数家顶级餐厅、奢侈品专卖店和艺术画廊,受到高端消费者和商家喜爱。但历史保护界却有不同意见,认为该项目仿佛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把横流的物欲带回外滩。
让我们回到一个世纪前。大楼的一到五层曾出租为办公室。特别是一楼的大办公室三面都有窗,是当时上海最大的无隔断办公室。
大楼顶层是配有屋顶花园的高档公寓,可以欣赏美丽的江景。这个高度既能享受凉爽的江风,又隔绝了黄浦江畔路面的尘嚣,在申城湿热的夏天十分舒适。建筑师最会挑地方,为燕京大学做规划设计的美国著名建筑师茂飞(Henry Murphy)就看中了这个顶楼。他1918年到上海发展,把公寓和事务所都设在这里,认为是城中最棒的办公楼之一。
后来英商有利银行曾长期租用大楼底层营业,大楼遂改名为“有利大楼”。 1941年日本军队占领了这里,有利银行四年后虽重开业务,但于1949年退出了中国市场。之后大楼被上海民用建筑院等单位使用。
根据1916年报道的描述,底楼连续券拱的柱础是花岗石的,支撑着假石贴面的砖墙。主入口的两侧竖立巨大的花岗石柱,上面是有雕饰的山形墙,将来客引向壮观的门厅。这栋大楼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也很耐看,真是公和洋行上海滩的开山之作。
公和洋行1868年创办于香港,当时中文名叫巴马丹拿。联保大楼完美落成后,公司立刻在楼内设立办事处,并根据上海文化习惯取了“公和洋行”这个好名字。
那位年轻有为的建筑师威尔逊几年后就当上了合伙人,带领公和在“远东巴黎”大展宏图。继有利大楼的成功之后,公和陆续完成了外滩天际线上最壮观的12号原汇丰银行大楼,13号海关大楼和20号原沙逊大厦等建筑,堪称当时上海最大也最重要的建筑设计机构。
今年1月8日是斯裔匈籍建筑师邬达克诞辰120周年,全市有不少纪念活动,参与“邬粉”众多。其实1912年把公和带到上海的威尔逊同样传奇,成就可能更高,却没听说有人给他过生日。
2013新年外滩4D灯光秀,寒风中数万人屏息凝视奇幻灯光烘托的12号和13号大楼,却鲜有人知道两幢都是威尔逊的杰作。可以说如果没有他,如果没有外滩3号这件漂亮的上海滩首秀,外滩让人心醉的天际线就不是今天的模样。
二战后公和洋行撤离了上海。销声匿迹大陆市场半个多世纪后,这家事务所于90年代又重返申城。虽然公司恢复了最初的中文名“巴马丹拿”,但凭借当年的口碑,还是拿到包括来福士广场在内的许多商业地产项目。
“二十年前我们又来到上海的时候,就自我介绍是原来的‘公和洋行’。上海人对这个名字都很熟悉,也非常认可。”巴马丹拿上海分公司新加坡籍顾问李健寿回忆道。90年代初的他也像威尔逊一样,被公司从香港派到上海来开拓市场。
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在《上海百年建筑史》中写道,公和洋行的作品几乎成了上世纪整个二三十年代上海建筑的缩影。看来这家历史悠久的公司总能准确把握上海城市发展的脉搏。在过去这一百年间,他们两次决定从香港到上海寻找机会,都不早不晚,刚刚好。
外滩3号
(插图:张雪飞 摄)
昨天: 有利大楼
今天: 外滩三号
建造年代:1916年
建筑风格:自由复兴式
建筑师:公和洋行
地址:中山东一路3
声明:
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