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爱是喜欢 于 2012-11-3 21:16 编辑 震撼!川藏线上的汽车兵
铁流向西。
一次次趟过雪山激流,架起“天府之国”通往“世界屋脊”的交通大动脉。
成都军区联勤部川藏兵站部成立57年来,以铁的意志、铁的纪律、铁的作风,创造了“艰险多吓不倒、条件差难不倒、任务重压不倒”的川藏线精神,年年出色完成进藏运输和多样化军事任务。
安全奇迹
川藏公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全长3000多公里(含复线),沿途要翻过21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越过14条波涛汹涌的江河。
川藏兵站部原部长张全林介绍,1954年成立以来,川藏兵站部先后有658名官兵长眠于千里川藏线,平均每年有10多名官兵献出宝贵生命,另有1800多名官兵因公致残。
2002年初,时任部长张全林首次提出“零亡人”目标——
广泛开展“安全工作大家评”活动,深入剖析亡人事故原因和症结,总结事故教训,坚定官兵的必胜信心;
深入研究川藏线地形、地貌、路况及气候特点,采取车队出发前安全预测“车头会”、危险路段安全风险“评估会”、事故地点规避风险“现场会”、复杂天候天气预测“分析会”等,深化安全行车知识;
创新驾驶员培训方法,采取“四二训练法”“层次训练法”“高原强化训练法”等新训法,缩短驾驶培训周期,提升官兵安全行车本领……
同时,川藏兵站部多方筹资1000多万元,利用北斗卫星、大功率车载电台、车载对讲机,成功研发出“上与军区、总部相联,横向与军区联勤分部相通,下与汽车团、兵站、仓库、医院相接”的川藏公路军事运输指挥自动化系统,在千里川藏线建成集无线、光纤和卫星通信“三位一体”的“信息高速公路”。
如今,散布在千里川藏线上的千台军车,不管山多高,气候多恶劣,距离有多远,只需将车队编号输入计算机,就能实施不间断、全天候、远距离实时指挥监控。
一年秋天,部队车队在二郎山突遇大型泥石流,带队干部迅速用车载电台通报情况,数百台车辆及时采取规避措施,部队无一损伤。
最近6年间,川藏兵站部汽车部队累计出车3万余台次,运送各类物资28万余吨,无一事故,创造了进藏运输“零亡人”奇迹。
奇路铁军
部队要安全,更要战斗力。
2006年,川藏兵站部党委多方研究,大胆提出对进藏运输实行实战化组织的新思路。
一些官兵纳闷:“传统运输组织方式沿用了几十年,这样改,是不是太冒险?”
“穿新鞋不能走老路,只有加快部队进藏运输保障模式转型,才能适应时代要求,促进部队战斗力提升。”川藏兵站部部长庞阔说。
从此,趟趟上战场、天天在打仗,成为兵站部官兵们执行任务途中的常态。
每趟运输任务,部队都要按照组织指挥打仗的方式进行,从战备转级、运输准备到完成任务,每个环节严格按照作战程序实施。兵站部成立基本指挥所和前进指挥组,派出一至两名常委实施靠前指挥。各汽车团组织三至四个指挥组实施伴随指挥,机关干部和营连排三级干部分布在每个重点部位随机指挥。部队运输途中每个阶段的每一个行动步骤,都以规章制度的形式严格规定下来。
一条实战化组织的新路子铸就了一支百战铁军。近年来,川藏兵站部执行多样化军事保障任务10余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汶川地震发生后短短10分钟,兵站部千人千车就进入战斗状态。5月13日凌晨,某汽车团成为全军第一支进入灾区的汽车部队。5月14日凌晨,兵站部另一汽车团官兵驾驶军车,将某集团军一个师的兵力提前半天送抵重灾区。
2009年元旦,川藏兵站部上千名官兵是在为灾区抢运红砖途中度过的。前后一个月里,他们为灾区群众抢运红砖3000万余块,为灾区灾后重建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0年5月,川藏兵站部奉命沿川藏北线为四川甘孜藏区牧民定居点运送建材。执行这项任务的官兵连续奋战32天,将1万多吨建材送到群众手中。
2010年8月,四川地震灾区突发暴雨泥石流灾害,川藏兵站部某司机训练大队数百名官兵连夜挺进都江堰市龙池镇。官兵艰苦奋战半个多月,救援疏散群众1000余人,装卸沙石、物资1.2万余吨,清理淤泥5700多立方米,加固河堤1500余米,确保了龙池镇的一方平安,被表彰为“全国防汛抗旱先进集体”。
文明使者
“川藏公路沿线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当好战斗队、工作队、宣传队,部队责无旁贷。”川藏兵站部政委杜宜凯说。
2009年3月,川藏兵站部与川藏公路沿线19个乡镇、31个村社、50所学校以及25个县乡医院、卫生所签订助民协议,开展“送科技、送教育、送文化、送法律、送健康”爱民助民活动。
米堆冰川旁的中坝村是个贫困山村,村民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关键是要增强村民创收致富的‘造血功能’。”兵站部驻守在附近的中坝兵站站长黄杰找到了答案。
官兵们帮助村里建起了3个蔬菜温室大棚,种植了10多个品种的良种蔬菜,又办起了“光明夜校”,定期举办种植、养殖、驾驶、医疗、农机维修等培训班,成功帮助乡亲们脱了贫。
孩子们是高原上的花朵,部队官兵给予了格外的关注。
邦达小学海拔4800米,是川藏线上海拔最高的学校。经过部队校外辅导员的精心辅导,2009年学校六年级学生索格拉姆顺利考上内地西藏中学,成为邦达草原上第一个到内地学校读书的孩子。
康定兵站与康定中学贫困生结成“一帮一、一扶一”互助对子,仅去年一年就捐助学费1.2万余元。官兵们不仅定期向学校捐赠图书和文体器材,还利用空闲时间为学校修缮校舍教具、种植树木、美化校园。
每一次部队车队行驶在川藏公路上,都不忘派出宣传小分队,向沿线群众发放党的创新理论资料、政策法规文件等。
几年下来,川藏兵站部累计投入上百万元,发放宣传单和宣传手册6000多份、红色经典影视和歌曲光碟500多套,向藏区学校赠送电视机52台、图书1万余册,举办“雪山文化夜校”“农牧民之家”等培训班12期,向群众赠送药品价值50余万元,先后帮助30多个村寨走上致富之路,6个村成为“文明生态示范村”。川藏兵站部也先后被上级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和“拥政爱民模范单位”。
注:图片来自铁血网,文字来自新华网。川藏线上的汽车兵值得我们尊敬,他们为西藏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声明:
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